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SAP亦橙网 首页 行业讯息 查看内容

是我们“辜负”了IBM、SAP么?

2024-11-3 22:49| 发布者: 亦书| 查看: 24| 评论: 0

摘要: 近期,外资IT巨头在中国区裁员的消息被频频刷屏了。2024年8月,IBM在中国裁掉了超过1000名员工,涉及北京、上海、大连等全国各地的研发和测试岗位;10月8日,SAP发布内部邮件,称从2025年1月1日开始,将大中华区并入 ...
 近期,外资IT巨头在中国区裁员的消息被频频刷屏了。

2024年8月,IBM在中国裁掉了超过1000名员工,涉及北京、上海、大连等全国各地的研发和测试岗位;

10月8日,SAP发布内部邮件,称从2025年1月1日开始,将大中华区并入亚太区;

10月17日,据彭博社报道,作为一项全面削减成本计划的一部分,诺基亚公司将在中国裁员近2000人;

10月17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麦肯锡公司在中国进行了数百人的裁员。

更早一些,甲骨文、思科、微软这些IT巨头的中国区业务,也陆续有业务调整和裁员动作。

曾经,它们是“技术教父”,是每个企业争相追捧的对象。IBM、SAP、甲骨文、诺基亚这些名字一度意味着“高端科技”、“先进管理”,以及“无可替代”。但今天,它们在中国区的表现却频频被推上风口浪尖:裁员、业务缩减、营收下滑。许多曾经在中国市场呼风唤雨的外企巨头,如今却在悄然撤退。问题是,中国市场真的“忘恩负义”,不再需要这些技术霸主了吗?

答案显然不止如此。

近年来,这些IT巨头在中国市场遭遇了从未有过的挑战。曾经,它们在中国站稳脚跟,成为行业先锋;但如今,它们却陷入“业务瘦身”的泥沼。是中国市场变了?还是这些巨头自身的问题?为什么这些企业从曾经的“必选项”变成了可以被轻易替代的“备选项”?

IBM、SAP们在中国市场的黄金时代

要了解外资IT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沉浮,就需要回溯到几十年前,那是一个技术匮乏但充满渴望的时代。

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市场的大门刚刚开启,一些敏锐的世界级IT巨头迅速嗅到机遇。1985年,IBM作为“蓝色巨人”,率先在北京设立办事处,引领现代技术的涌入。IBM的大型机和服务器迅速占据中国金融、电信和政府的核心领域。彼时的IBM,不只是技术供应商,更是中国市场的“技术信仰”。

紧随其后,1992年微软高调进入中国市场。Windows 3.0的图形界面彻底改变了中国人对计算机的认知,从命令行操作到图形化界面,微软彻底征服了中国的PC市场。到1995年,Windows 95发布时,微软已成中国企业和政府信息化的标配,它的Windows和Office系列无可替代,成为中国市场无可争议的技术霸主。

90年代中期,思科也进入了这个“未开垦的市场”。1994年,它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基石”,几乎每一个网络节点都由思科设备支撑。1998年,思科与中国电信合作建设全国互联网骨干网,几乎将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一手包揽。那时的思科,是互联网设备领域的绝对王者。

进入21世纪后,中国加入WTO,全球市场敞开大门,外资IT巨头在中国市场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SAP和甲骨文在企业服务市场展开了“争霸战”。SAP的ERP系统彻底改变了中国企业的管理方式,甲骨文的数据库则成为中国金融、能源和制造业的标配。它们不仅提供技术产品,更传授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全球标准。

2004年,IBM与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开始转型为“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者。这标志着它不再仅仅是硬件供应商,而是成为中国企业信息化升级的顾问。同年,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收购卓越网,试图复制电商成功。尽管电商之路未如预期,但它在2008年引入AWS云计算服务,彻底改变了中国IT服务市场,云计算概念席卷整个行业。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是中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象征。SAP的ERP系统在这场盛事中扮演关键角色,推动了国企的信息化改革。与此同时,甲骨文的数据库几乎垄断了高端数据管理市场,成为大型企业的唯一选择。

这二十多年,外资IT巨头们是中国早期数字化转型的“引路人”。

漫长的“蜜月期”

某种程度上,这些外资IT巨头,在中国市场度过了漫长的蜜月期。一方面,他们自己在中国市场赚的盆满钵满;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全球巨头们对于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90年代,当西方市场逐渐饱和时,中国的新兴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微软通过推广Windows和Office,在中国迅速普及了个人计算机和办公软件,赢得了数以亿计的用户。到2000年代中期,中国已成为微软全球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IBM凭借大型机和服务器技术,牢牢控制了中国的金融、电信和政府市场,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将中国作为全球研发的重要基地。思科在中国互联网建设的初期几乎垄断了网络设备市场,把握了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它们而言,中国不仅是新兴市场,更是一个可以“造血”的利润中心。

以上,是这段“蜜月期”的一面,另一面,是这些外企巨头,对中国产业演进发挥的巨大价值,这个价值不仅体现在技术、商业上,还体现在管理经验、人才培养上。

外资IT巨头不仅仅卖设备和软件,更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理念。从微软的操作系统,到思科的网络架构,再到SAP和甲骨文的企业管理系统,这些产品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动力。IBM的服务器和大型机满足了高端市场的计算需求,SAP和甲骨文则让中国企业从粗放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它们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几乎成为中国IT产业的“脊梁骨”。

此外,这些外企还推动了中国企业商业思维的转变。它们让中国市场理解了“高端服务”的概念,促使本土企业不再只关注硬件,而是关注背后的技术创新和管理模式。这种观念上的改变,让中国企业的管理体系更加国际化和精细化。

外资IT巨头在中国建立的大规模研发和培训中心,成为了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20世纪末,中国科技人才稀缺,这些公司不仅带来了全球最前沿的技术,还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这些接受过系统培训的专业人才,后来成为了中国本土科技公司的核心力量。外企不仅教会了中国人技术,还带来了国际化的视野,为中国IT生态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然而,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蜜月期”慢慢的变淡了。尤其是近两年,频频传出一些知名科技巨头在中国区的裁员、业务调整的消息。

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像两个曾经相爱的恋人,现在渐行渐远,人们不禁会疑惑——到底是谁辜负了谁,问题出在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整体来看,之所以出现这个局面,有四个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分别是:

1、这些科技巨头正处在密集调整全球业务的时期,中国只是其全球调整的一环;

2、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本土化政策的原因,这个不好评判,但是情有可原的;

3、在中国市场上,这些外资IT巨头与中国企业的相对竞争力,的确是在此消彼长;

4、云和AI这两个关键的产业变革,对所有企业都是一个新课题,在云和AI上的不同表现,会重新调整这些巨头们的市场地位。

接下来,我们就针对这些因素,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全球“瘦身计划”,中国市场不过是冰山一角

全球科技巨头们正在经历一场声势浩大的“瘦身计划”,背后的驱动力是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利润压力以及激烈的全球竞争。在这一调整过程中,中国市场不过是全球战略调整中的一个棋子。

IBM是一个鲜明的例子。2023年,IBM宣布全球裁员3900人,大量技术和研发岗位被削减。到了2024年,它关闭了多个中国研发中心,裁员超过1000人。尽管有声音认为这是对中国市场的失望,事实上,这只是IBM全球战略收缩的一部分。在全球经济放缓和技术革新的背景下,IBM试图通过减少成本和精简组织结构来提高利润率。

思科也面临类似的局面。2024年初,思科计划全球裁员7%,约6000人,其中也包括中国市场。中国区的调整与全球裁员同步进行,是应对全球网络设备市场竞争加剧的一个步骤。中国本土企业在网络设备领域的崛起,让思科在全球都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裁员只是其自救措施的一环。

亚马逊的“去冗余”计划也涉及了中国市场。它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削减1.4万个岗位,重点调整传统电商和管理层。AWS在中国的裁员,只是全球云计算市场竞争加剧下的战略选择。面对微软Azure和谷歌云的强劲挑战,亚马逊选择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集中火力,中国业务收缩成了全球战略的一个缩影。

SAP的案例同样具有代表性。为了应对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SAP在2024年宣布裁员约8000人,占全球员工的7%。这不是孤立的决定,而是其全球重组的一部分,目的是加速向云计算和新兴技术的转型。中国市场的一部分裁员,也在这一整体战略调整的范围内。

诺基亚在2024年启动了全球性的成本削减计划,预计到2026年将员工人数从约86000人减少至72000至77000之间。中国市场上,诺基亚裁员近2000人,占大中华区员工的20%。这一举措同样是为了在全球层面实现成本控制,优化财务状况。

这并非个别公司的孤立案例,而是一种普遍的行业趋势。数据显示,近两年全球IT巨头的裁员规模达到历史新高。面对技术革新和市场动荡,这些企业选择了大规模削减成本、裁员精简,以应对市场压力。中国市场在这场全球性的调整中,从曾经的“增长引擎”变成了可以牺牲的一部分。

这一调整背后的核心动因,是资本市场的压力。科技巨头们的决策已经变得更加短视,更注重短期的财务回报。企业再也不像过去那样,以远见和理想为驱动力,而是通过裁员和关闭部门,优化财报数字,迎合股东对利润率的高期待。那些曾经为了中国市场大手笔投资的企业,如今选择撤退,并非因为市场不再重要,而是因为它们认为再也无法在这里轻松获利。

政策“墙”的确存在,但这并不是“中国特色”

讲完全球市场调整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聊聊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政策在IBM、SAP们的“撤退”中到底占据多重的分量。

近年来,中国的政策环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尤其是在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领域的法规不断加码。从2017年的《网络安全法》到2021年的《数据安全法》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国市场对数据和技术安全的要求日益严格。外企如果想在中国继续经营,就必须遵守数据本地化、信息安全等一系列要求,这显然加大了它们的合规成本和运营难度。

尤其是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的合规要求,时长让外企感到如履薄冰。这些措施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也让那些依赖全球数据流动和技术标准的外企感到不适应。它们发现自己必须修改产品和服务以符合中国的特定要求,这常常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和高昂的成本。

叠加上多个行业有不同程度的国产化要求,导致IBM、甲骨文、SAP、微软等在市场开拓时,会面临一些“隐形墙”,这削弱了他们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这些不够“自由竞争”的因素,的确为IBM、SAP带来了额外的困难。但是,我们需要清楚,这个地球上,就不存在所谓的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

“自由市场”的概念在全球科技竞争的现实中,往往是个迷人的幻象。国家利益、数据安全、技术主导权,这些复杂的因素构筑起了层层“隐形墙”。特别是在云计算、AI和数据安全等敏感领域,各国都在积极设立屏障。

在这些领域,欧美就是完全自由市场么?美国对华为5G、字节跳动的TikTok做过什么,想必不用再赘言了吧?

接下来,我们就以云计算这个领域为例,来看看欧美所谓的自由市场,到底是什么“成色”。

在美国,阿里云和腾讯云早在2015年开始尝试布局,试图打开北美市场。然而,从一开始,它们就遭遇了“数据隐私和国家安全”这两道无形的壁垒。美国情报机构多次对这些公司提出审查,担心中国云厂商处理的数据可能会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尽管阿里云在美国建立了数据中心,并尝试通过本地合作来缓解这种担忧,但多次项目被迫延期甚至取消,令其在北美市场的发展步履维艰。

美国通过一系列立法,包括《国防授权法案》和《云法案》,明确禁止政府机构和国防承包商使用中国云服务,这等于彻底封死了中国云厂商在政府和军工项目中的市场机会。

美国并不仅仅是单方面采取行动,还通过五眼联盟国家展开协同封锁。澳大利亚在2018年直接禁止中国云服务商参与国家数据中心项目,声称“国家安全风险”不可接受。英国也对中国云服务保持高度警戒,阿里云和腾讯云在英国的数据中心计划多次被以合规问题为由推迟。加拿大和新西兰,在数据隐私领域对中国企业采取了同样的限制措施。这些国家的联动,已然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隐形墙”,中国云厂商在这些市场的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艰难。

再来看看欧盟市场的情况,与美国相比,欧盟只能说好一点,但不多。

欧盟在2018年出台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被视为全球数据隐私保护的最高标准。表面上,GDPR适用于所有在欧洲运营的企业,但中国云厂商在合规性上的挑战尤为严峻。欧洲政府对中国企业在数据隐私和安全上的警惕,使得阿里云和腾讯云在进军欧洲时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合规成本。法国、德国等核心欧盟国家频频质疑中国云服务在数据处理上的透明性,阿里云的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在巴黎和法兰克福因合规问题遭遇延迟。

2021年,欧盟宣布了“GAIAX计划”,这是一个旨在推动欧洲本土云基础设施发展的项目。GAIAX表面上是为了实现“欧洲数字主权”,实际上是为了减少对包括中国和美国云服务的依赖。参与该计划的多家欧洲大型企业和政府机构明确表示,不会选择“非欧洲本土”的云服务供应商,这使得中国云厂商几乎不可能进入GAIAX的核心体系。

阿里云和腾讯云曾试图通过与本地云服务提供商合作的方式参与GAIAX,但因数据主权和技术透明度的问题,始终被排除在核心项目之外。德国政府特别强调,在涉及关键基础设施和公共部门的数据处理中,不会接受“非欧盟”的技术方案。这种排他性的技术壁垒,实际上是对中国云厂商的彻底隔离。

在技术管制方面,欧洲并没有落后于美国。自2020年起,欧盟对中国云厂商的技术出口采取了更严格的审查,尤其是在高性能计算和AI芯片方面。法国和荷兰等国家对涉及AI研究的数据中心设备出口,开始进行更严密的技术审查,部分设备和关键技术直接禁止出口至中国。阿里云在欧洲市场的多个高性能计算项目因此被迫放缓,甚至取消。

这种国际联动的封锁,实际上是欧美国家及其盟友对中国技术崛起的战略反应。他们通过法律、合规要求和技术审查,层层设限,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技术围墙”,试图通过这些障碍减缓中国技术在全球的扩张速度。

从全球来看,各国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国家出于对信息安全的担忧和技术主导权的考虑,往往会倾向于本土化方案和自主技术。

对于在中国的外资IT巨头来说,中国的数据和信息安全法规确实带来了挑战,但这并不能成为它们在中国市场困境的唯一原因。中国本土企业在技术、服务和市场灵活性上的崛起,构成了外资IT巨头面临的更大压力。将所有的责任归咎于中国政策限制,是一种片面的解读。

“可替代性”,才是最核心的原因

曾几何时,外资IT巨头在中国市场上扮演着“技术布道者”的角色。微软的操作系统、IBM的大型机、甲骨文的数据库、SAP的企业管理系统,这些全球巨头的产品一度是中国市场上的技术标杆。然而,随着中国本土科技力量的迅速崛起,这种垄断地位已经悄然瓦解。外企巨头们在中国市场上从“不可替代”逐步演变成了“可替代”,在很多领域,它们再也无法保持曾经的优势。

中国本土企业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速度,几乎可以用“飞跃”来形容。曾经的“技术追随者”已经变成了“技术创新者”,而且这种创新覆盖了多个关键领域。

在云计算领域,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智能云等逐步掌控了中国市场。

除了这些科技巨头,中国的细分领域企业也在逐步崛起,将外资IT巨头的“高端”神话彻底打破。

中国在操作系统领域也开始了强劲的布局。华为推出了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OS),试图打破微软Windows和谷歌Android在桌面和移动端的双重垄断。虽然鸿蒙的生态系统仍在发展中,但它已经成为中国市场上的一股重要力量。此外,国产的操作系统如统信UOS、麒麟操作系统、深度操作系统(Deepin)等,已经逐步在政府和企业市场上取代了部分微软的产品。

在中间件领域,东方通和金蝶凭借其灵活的国产化产品,成为替代甲骨文等外资巨头的国产代表。而在数据库领域,达梦数据库、南大通用等本土企业逐渐崭露头角,以高性能和良好的本土支持成为替代甲骨文和微软SQL Server的可行选项。在国产化替代趋势下,这些本土数据库厂商在金融、电信和政府领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在大数据领域,星环科技、帆软、网易数帆、阿里瓴羊等,凭借对本土企业需求的精准理解和更高的性价比,这些公司逐步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

ERP和财务软件领域,用友和金蝶是中国ERP和财务软件的双雄。SAP和甲骨文曾长期占据中国高端ERP市场,但用友和金蝶凭借对中国企业管理需求的深刻理解,提供了更具本土化和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在OA软件领域,泛微和致远互联成为了国产品牌的领军者,它们以本土化服务和高度灵活的定制化方案,彻底替代了国外的OA系统。在CRM领域,纷享销客、销售易和八百客等中国企业,逐步替代了Salesforce等外企的产品,凭借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赢得了本土客户的信赖。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中国企业如树根互联、用友精智等,已经逐步构建起了自己的平台生态,瞄准的是西门子、通用电气(GE)等欧美巨头曾经主导的市场。

外资IT巨头曾经在中国市场上的技术优势逐渐瓦解,背后有几大原因。

性价比和本土化服务,是中国企业成功崛起的关键。外资企业的高端定位常常伴随着昂贵的价格,而中国企业在提供同等质量的情况下,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赢得市场。这一点在价格敏感度极高的中国市场尤为重要。用友和金蝶等国产ERP厂商,以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性价比,迅速抢占了SAP的市场份额。

此外,中国企业对本土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使得它们能够迅速调整策略、快速响应客户。外资企业通常依赖标准化流程和全球化策略,这在中国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显得迟缓而不灵活。

未来几年,中国市场可能还会迎来更多的外资巨头“谢幕”。那些在全球范围内业务调整、全球性裁员的企业,特别是其在中国市场的营收显著下滑、相对竞争力减弱的企业,将可能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全球科技竞争正进入一个更加复杂和激烈的阶段。未来的科技主导权,不仅仅依赖技术实力,还将受全球市场布局、供应链管理、生态系统建设等多方因素的影响。中国企业已经站上了新的起跑线,它们的未来,既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对于那些在中国市场上逐渐退却的外资巨头来说,这并非单纯的“败退”,而是全球市场大调整的必然结果。中国市场的变化,将在未来数年内深刻影响全球科技领域的权力格局。


=======================================================

文章来源:https://news.qq.com/rain/a/20241030A081ER00

特别声明:文章或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SAPERP从业伙伴们交流学习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