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企业替换SAP、Oracle等国外ERP系统大致有三条路: 1、采用“高仿平替”,在市场上出现一些厂商提供在用户界面、操作习惯、名词术语等跟SAP ERP非常接近的产品,降低替换时候的切换风险。 2、采用用友、金蝶、浪潮等国内管理软件龙头的产品来进行替换。 3、企业方自研新一代企业管理系统,出于自主可控、防止被厂商绑定行程新的卡脖子等目的。 在具体落地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混合方式,比如:海外等业务,或者对于之前SAP、Oracle深入应用的,其他软件难以替换,继续使用SAP、Oracle等产品。 用户使用习惯根深蒂固的,采用高仿平替的产品。 其他的采用用油、金蝶、浪潮等厂商的ERP。 对于企业自行研发的方式,大家都觉得难度太大,挑战太多,且这部分与国产软件厂商也利益冲突,几乎所有人都不怎么看好。 而本人认为,对于有超大型央企来说,自研+国产ERP的混合模式才是最佳选择。 首先我们回头看看大型国央企上ERP(无论是SAP、还是Oracle)的背景与诉求。 集团管控诉求下的ERP大集中: 以发电行业为例,基本都是规模化高速发展后,寻求做强,加强集团管控。 除此之外,很多央国企之间存在大量的重组整合,有些是先有儿子后有老子,有些是两大集团重新重组整合。以ERP为抓手的实施,除了能加强集团管控外,也有利于促进新整合后业务的重组落地。 因此,这些企业的ERP多数为大集中或者按照板块集中(相同行业属性的)来部署实施的。 这些企业在替换SAP、Oracle的时候,首先的挑战就是性能。国产ERP能否在大集中/板块集中的情况下支撑下来?势必采取分布部署方式,分布部署下是否还能满足原来集团的种种管理诉求? 原来的ERP更多的是站在集团视角下,很少关注各个二级单位本身的管控诉求、运营诉求,在集团大一统的情况下,行业的一些个性化诉求,行业运营无从谈起,即便如SAP、Oracle也基本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受益最的的还是财务部门,很多单位往往在ERP之外,或者在ERP之上,再去开发若干的业务运营系统(比如设备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 即便是SAP、Oracle的ERP,其ERP的实施效果与期望已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国内ERP厂商的产品,无论是用友、金蝶、还是浪潮,基本是通用ERP,强大部分可能还是在财务核算。在这种情况下替换成国产软件,既无法满足之前集团视角下的一体化管控,也无法满足二级单位的个性化诉求。替换的意义何在?只是政治任务? 在数字化浪潮下,企业对ERP的诉求,不仅仅是管理信息系统,还需要承载个性化的运营需求。随着基础架构的飞速发展,利用新的技术,研发符合企业个性化运营及管控的ERP成为可能。 结合本人过往服务大型企业所积累的经验,提供另外一种可能: 国产ERP用友、金蝶、浪潮财务核算部分+自研ERP+某些业务线的独立系统(比如HR,比如司库)。 具体来说,有点类似现在时下流行的核心系统+平台上的个性化开发+各类业务线的系统。(如果用SAP的术语来说就是SAP Core+BTP+Saas)。 因此,企业需要梳理出哪些是核心系统,哪些是需要个性化开发,哪些采用成熟的业务线系统。从而推导出,哪些是自开发的ERP范畴,哪些是放在单独平台上的个性化开发范畴,哪些采用国产软件厂商提供的产品。 以下是商业银行的IT系统分类,供参考。 除此之外,大型企业自研还可以实现以下目的
======================================================= 文章来源:https://www.msn.cn/zh-cn/news/other/%E5%86%8D%E8%B0%88%E5%A4%A7%E5%9E%8B%E4%BC%81%E4%B8%9Aerp%E5%9B%BD%E4%BA%A7%E5%8C%96%E6%9B%BF%E4%BB%A3%E5%8F%8Aepr%E8%87%AA%E7%A0%94%E4%B9%8B%E8%B7%AF/ar-BB1nQ3Ph?ocid=BingNewsSerp 特别声明:文章或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SAP、ERP从业伙伴们交流学习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