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郭永怀之星”威海产业创新黑马大赛圆满落幕。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正高级工程师曹燕宁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为主题进行了分享。 以下为创业家&i黑马编辑过的演讲节选。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参会的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我受本次会议的委托,在这里做主题分享,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感到非常荣幸。上午听了很多项目介绍,作为评委我和大家一样学到了很多东西,感受到了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一些制造产业具备很多专精特新的特色,许多项目精彩纷呈。接下来我就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改造,以及智能化转型升级方面与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一些看法。 01 对于数字化转型的目的和意义,在座各位要重点关注工信部印发的三个文件。 一是工信部联合八部委发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了整个智能制造现阶段和未来几年的发展路径。提出推进智能制造的总体路径是: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 二是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加快带动一批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这份文件将如何数字化转型和专精特新结合得非常好。缺资金、缺财政支持的企业,要把认真关注这份文件。 三是工信部发文《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 02 现在常说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转型,是因为目前全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大量新技术的爆发,比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和AI计算,硬件方面则有全光网络代替以太网和5G等等。 企业要做智能化转型,基本框架如下:顶层是计划层,也就是ERP、SCR、CRM等;往下是执行层,MES;再往下有两个控制层,一个是监视控制层,包括HMI等,另一个是基本控制层,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及其他专用控制器;最后是现场层,就是企业的终端设备,比如传感器、数智机床、工业机器人、AGV小车等等。 智能化转型改变的是支撑能力和业务能力,最主要的是,要落实到生产领域。 03 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首先要认识自己的现状。现在的情况是,制造企业都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来降低人工成本。然而,无论是通过智能制造还是数据技术来完成数字化转型,转型的目标应该是产品升级。只有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才有生命力。 目前企业转型面临的三大困境:不敢转,不能转,不愿转。因为转型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周期长、见效慢,很多管理层下不了决心。如果知道了自身问题,再想怎么做,那就比较好办了。 转型路径主要是顶层设计和分步实施。顶层设计,包括管理信息化、数据跑起来、打造智能工厂等等。 分步实施则是,任何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至少要分为两步,甚至可以分成更多的步骤来做。先对企业的辅助性业务开展数字化和智能化,例如生产监控、安全预警、物流配给、后勤保障等辅助性工作,可以先把这些业务数字化,而不要急于对核心业务做技术改造,防止影响企业的日常生产或发生不可预见的损失。 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提升核心团队的技术能力,用来提升核心团队的技术能力;二是让员工对数字化转型有一定认知;三是培养运维队伍;四是让管理层增加信心,他们看见了什么是数字化、什么是智能化,就容易下决心。 此外,不要纠结数字化的概念,要清晰自身痛点,明确当下急需实施的任务和近期目标。 最后,数字化转型还是要循序渐进,从自动化到信息化再到智能化。这是企业不容易摔跟头、不会吃太大苦头的做法。 04 我认为下一步中小企业重点要做好几方面:第一是围绕国家、省、市的发展战略;第二是增强企业管理层决心,提升核心技术团队能力水平;第三是制造加工智能化适应性改造,业务流程优化;第四是加快和改进人员培训。 其中还要重点关注的是国家扶持政策。今年6月,工信部和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在一些地方已经开始申报了,比如有的地方政府扶持资金达到几百万。这是国家专项财政资金,企业一定要吃透国家的重要文件,围绕着国家的发展战略来考虑问题。 此外还有网络基础设施改造。在工信部双千兆驱动发展战略里,全光网络和5G通信应用也是技术转型升级战略。不管做数字化转型还是智能制造,网络基础设施都必须要提升改造。因为将来企业大量的视频数据、产品数据、信息管理数据,包括智能制造的实时数据,都要用到网络基础设施。目前的以太网接线复杂、成本很高、维护不便。做全光网改造之后,将使得现有网络的效率大幅提升。现在OLT、分光器、ONU的成本逐步降低、布设简单,实现了大带宽、广联接、低时延,还有是后期运维成本很低。 要加快和改进人员培训手段。一是“化三高”,通过虚拟仿真技术的使用,解决实际工作场地设备投入高、耗材使用多、安全风险高的问题。二是“解三难”,将很多工作的现场环境搬进课堂,员工可以进入到场景中体验真实工作流程,解决了“看不到、无法想象、难以理解”的问题。虚拟工作现场、智能操作界面和VR沉浸式体验,都可以让员工增强真实感。 要让企业数字化转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提高生产效率、产生实际收益,中小企业才能有决心把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大胆地推进下去。 今天我就与大家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 文章来源:
特别声明:文章或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SAP、ERP从业伙伴们交流学习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