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魔王文笔不好,所以就用大白话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学习理解的SAP S/4 HANA Cloud项目快速实施方法论,在此声明该文章仅代表大魔王对S4HC的观点和见解,本着不藏着掖着的初衷,为想要了解S4HC的小伙伴们分享一下。另外还想帮SAP推广推广(现在百度百科都没有S4HC,不害臊嘛/敲打)
(凭啥我S4HC就没有尼???)
进入正篇:
之前的文章在OP和Cloud 的区别的时候有提到实施方法论的区别,SAP S/4 HANA Cloud实施方法论理论实施周期为3+1。整个项目实施共分为六个阶段:
- Discover(发现)
- Prepare(准备)
- Explore(探索)
- Realize(实现)
- Deploy(部署)
- Run(运行)
整个环节采用敏捷管理,快速迭代的方式进行项目实施,感觉节奏很快,有一种本阶段工作刚开始进行没多久,下阶段的工作又要开始做准备的样子,少了很多交付物,但SAP又提供了很多助力项目成功实施的加速器(一些文档和材料文章最后有加速器及获取路径)。
一、Discover(发现)
发现阶段,我认为这是一个寻找和宣贯的过程,这个时候客户还没有购买S4HC这款产品,SAP销售和拥有售前资质的合作伙伴公司共同在市场中去寻找“商机”。在和客户接触洽谈的时候宣传SAP的背景及影响力,宣传S4HC产品的优势,介绍产品架构,反正就是把好牌都亮出来。
提供免费的Trial系统(Trial系统的免费申请,有文章专门写过,不知道怎么申请的伙伴可以查看历史文章去感受一波)让客户来个初体验,感受系统界面,操作等。
宣贯最佳业务实践为主导的企业运作,什么是最佳业务实践呢?我理解的就是国外大型企业成功实施SAP并成功运行,经过时间验证后的方案,便是最佳业务实践。很多人会说,中国是一个个性化的国家,企业的业务也是多彩多样个性化的,你的最佳业务实践,并不一定就适用我的企业运行。针对这个说法,我的看法是,一个企业在考虑信息化,数字化转型的时候,ERP系统它只是一个帮助企业提升的工具,但有一个经过40年最佳业务实践验证,每年投资好多好多亿美刀研发升级的工具摆在你的面前,你不赶紧拿来用,还要啥自行车呢?
当然S4HC目前也不是每个企业都能用的,SAP会对企业业务进行分析评估,如果企业80%的业务可以用最佳业务实践来覆盖,那我们就认为这个企业适合S4HC,如果企业的业务和最佳业务实践的差异很大,那SAP就不推荐该企业选择S4HC,进而可以考虑SAP OP一波(我能大量自开发!)。除了最佳业务实践的宣贯,S4CH还具有云计算,Leonardo(机器学习)的功能,基于数据的分析预测功能等等,详细的产品介绍我会再整理总结另写文章。
回到发现阶段,在客户经过销售及售前云思维的引导,最佳业务实践的引导,客户认可后,普天同庆,签单啦!那么这个时候有可能客户购买了S4HC产品并确定了S4HC实施商,或者只购买了产品后面通过招标确定了实施商,详细的过程就不啰嗦了。在确定了实施商后,确定了实施团队的进场时间后,发现阶段就算是结束了,下一步进入准备阶段。
二、Prepare(准备)
在介绍准备阶段之前,先说一下整个项目实施使用到的系统及作用
Trial系统:帮助用户初步接触S4HC,了解S4HC;
S系统:
1.在S系统中进行系统配置及调整,测试
2.为客户演示最佳业务实践场景的功能项,让客户在S系统中进行系统学习及业务测试
3.在S系统的帮助下和客户确定各模块的方案,确定SCUUI配置项,S系统不会一直存在,在P系统激活后,S系统在一个周期后会注销掉(具体周期忘记了。。)
4.用户权限的配置及测试
Q系统:
1.把S系统测试验证通过后的配置,迁移到Q系统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2.各模块主数据的导入
3.各模块之间的用户业务集成测试,UAT测试等各种测试
4.Q系统的配置每周会自动传输到P系统,并且Q系统的配置不能删除,所以在Q系统配置的时候,一定要在S系统配置测试通过后再去Q系统配置。
**P系统:**生产系统,企业运作真实业务记录的系统。
备注:Q,P系统需要通过邮件向SAP申请激活,因为S4HC每三个月一更新升级,每次升级的时候好像有两周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不建议在Q系统中进行调整,所以在选择激活Q,P系统的时候要考虑到S4HC升级时间。
在准备阶段需要做的是:
1.为Fit-to-Standard(标准研讨会)做准备,什么是F2S呢,就是之前提到的最佳业务实践,针对每个模块都有最佳业务实践的ScopeItems(功能范围项),需要为每个ScopeItems在S系统中准备好DEMO数据。每一个ScopeItems都是一个业务场景;
2.Business Driven Configuration Questionnaire(业务驱动配置问卷),这是SAP提供的加速器之一,内容是会影响系统配置的一个业务问卷,我觉得类似于调研问卷,但它又更一针见血到配置。这份问卷给客户填写,每一个问题写的越多,越详细越好。SAP提供的加速器文档都是英文的,我们把它翻译了过来
3.测试脚本:SAP提供的加速器文档之一,每一个ScopeItems的操作手册,在Best Practice Explore(网址:https://rapid.sap.com/bp/#)中每一个ScopeItems下面可以下载,有机器翻译过来的中文版
4.业务流程图:SAP提供的加速器文档之一,每一个ScopeItems都有对应的业务流程图,在Best Practice Explore(网址:https://rapid.sap.com/bp/#)中每一个ScopeItems下面可以下载,有机器翻译过来的中文版
在这些都准备好了以后,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
三、Explore(探索)
这个阶段就是F2S(标准研讨会)的开展,是整个实施环节最为重要的阶段,因为这个阶段决定了项目的整体方案,实施范围。把上一阶段的输出(业务驱动配置问卷,流程图,测试脚本,ScopeItems清单)作为输入开始进行F2S。业务驱动配置问卷拿出来给用户填写,在S系统中和客户针对每个ScopeItems进行DEMO演示,沟通确认是否可以覆盖公司的业务。一个一个过,一个一个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和客户确认需要启用的ScopeItems功能项,以及不能覆盖公司业务的差异项。确认后输出
•Process understanding
• Key Business Decisions
• Configuration Backlog
• Roadmap items
• Business Driven Configuration Questionnaire (Final)
最后探索阶段结束,进行下一阶段。
(SAP建议F2S研讨会安排计划)
四、Realize(实现)
这个阶段毋庸置疑,那就是把确定的功能项在系统通过配置及测试去实现,并且开始进行用户系统操作培训,主数据的的持续收集,项目实施周期短,主数据收集建议在进场对客户进行概念培训后就开展主数据的收集工作。总结一下:
1.S系统的配置及测试
2.开发进场进行开发
3.Q,P系统的激活申请
4.主数据的收集检查确认及迁移
5.Q系统的配置及测试
6.用户培训
7.集成及测试
8.P系统切换准备
9.记录BackLog
五、Deploy(部署)
这个阶段确定上线切换策略,进行上线评估,Q配置传输P,数据导入P后开始进行真实业务操作,确认上线成功
六、Run(运行)
这个阶段就是伴随着S4HC的季度升级中使用S4HC运行下去了,有新的业务,新的需求,可以激活新的ScopeItems
最后附上详细的实施方法论进度图
来源SAP路线查看器(路径:https://go.support.sap.com/roadmapviewer/#),这里面有详细的每一个阶段的具体实施内容介绍,及需要使用到的加速器,很详细,就是全是英文的。。。脑瓜疼,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特别声明:文章或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仅供SAP、ERP从业伙伴们交流学习使用,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网站管理人员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