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7|回复: 0

《道德经》第十一章归纳解析

[复制链接]

1118

主题

33

回帖

2万

积分

实习版主

积分
26425
发表于 4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第十一章的核心思想围绕着“有”与“无”的辩证关系展开,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阐明无(空、虚)对于实际功能实现的重要性。以下是这一章的大致归纳解析:

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车毂的中心孔洞中,正是因为这个“无”(即孔洞的存在),车轮才能转动并发挥出载物行路的作用;
揉和黏土制作成陶器,正是因为器皿内部的空无,才能容纳物品,实现容器的功能;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正是因为房间内的空间(无形的“无”),房屋才具备居住或存放物品的实际用途。

结论:
所以,“有”(实体的部分)提供了便利和结构框架,即所谓的“利”;而“无”(空间、空隙或无形的部分)则真正实现了事物的实用价值和效用,即“用”。老子借此表达了道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即看似“无”的部分往往蕴含着无比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没有“无”,“有”就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这种对“有”和“无”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认识,体现了道家智慧中崇尚自然、重视内在与无形力量的理念。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